历史沿革(二)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4-08浏览次数:138


        这个时期,学校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不断有外事活动。 1960 年 12 月,参加北京四国渔业会议的外宾来校参观; 1961 年至 1962 年,学校先后接待了上海水产学院海洋养殖三年级越南留学生来校实习; 1961 年 6 月,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共产党代表团一行 5 人来校参观。

        基建工作和实习基地建设有了一定发展。 1960 年省水产局调拨给学校的红专 1 、 2 号实习渔轮投产使用, 1961 年 4 月,出海捕鱼 3 万斤。金州、南关岭淡水养殖试验场初具规模;贝藻类海养场、小型水产品加工厂、实习工厂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1961 年 4 月,在金州三十里堡大房身村,建了一座农场。
        1963 年 10 月,学校更名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校名由郭沫若同志亲自题写),归属国家水产部领导,对学校进行了调整,确定发展规模为 450-600 名学生。专业设置为:海洋捕捞、淡水养殖、轮机管理 3 个专业,学制三年。成立了基础科,撤销了中专部,在校生 577 名,有教职员工 231 名,其中教师 76 名。

        1965 年 1 月,市委根据中共中央《 23 条》的规定和教育部 1606 号文件精神,派社教工作队进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 月,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开始洗澡下楼。同时,中央水产部和市委派 14 人组成四清工作队,在校开展四清运动。截止 1966 年 5 月为止,大连水产专科学校已初具规模,养殖、海洋渔业、轮机管理 3 个专业有一定的基础和水平,并设有基础教学部、马列主义教研室。当时在校生 406 人,教职员工 250 人。
 
        1966 年 6 月至 1976 年 10 月,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学校党、政组织瘫痪,教学工作完全停止,不上课、不招生长达 6 年之久。冤假错案使教师、干部身心受到迫害和摧残,学校财产也遭到严重破坏。并且实行开门办学学朝农社来社去,解散了基础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972 年 3 月,学校恢复招生,设海洋捕捞、淡水渔业、轮机管理三个专业,学制为二年。当年在东三省及新疆、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招收首批 155 名工农兵学员入学。同时,举办了轮机管理、海洋捕捞、船电、船体、航海等短训班。编写了 25 种教材,出版了 3 本科技丛书,使学校出现了新的办学气氛。但是,两个基本估计的精神枷锁仍扣在知识分子头上,视教师为被改造对象。劳动过多,运动频繁,工农兵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5 年 6 月,实行所校合并,即大连水产专科学校、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旅大水产学校三个单位合并成立了旅大水产专科学校,新学校归属旅大市革命委员会农业组领导。 1977 年 6 月,旅大水产专科学校解体, 8 月,恢复了大连水产专科学校,由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

        1978 年 10 月,经国务院批准,大连水产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大连水产学院,改由国家水产总局和辽宁省双重领导,以国家水产总局为主。 1980 年划归中央农牧渔业部国家水产总局直属。规定学校主要面向大区,兼顾全国招生。专业设置维持现状,学制为四年。 1979 年 12 月,辽宁省委批准学校为地、师级单位。 1978 年 11 月,省委派杨九成、林承栋来校,分别担任党委书记、院长。   

        1979 年对学校机构进行了调整。党委设有: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人民武装部、保卫科;行政设有: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总务处、实习生产处、图书馆;教学机构有:渔机系、海洋渔业系、养殖系、基础部、马列主义教研室。后增设了渔港工程系,设置渔港建筑专业。同年学校有两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表奖。
        1981 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高等院校。从 80 年至 89 年,学校
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将轮机管理专业改为渔业机械专业;渔业电子专业改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渔船设计与制造专业改为渔船修理与制造专业;将淡水渔业管理专业改为渔业管理专业;海洋捕捞专业改为海洋渔业专业;渔业机械专业改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渔港建筑专业改为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将航海专业改为航海驾驶专业;将水产品加工专业改为食品工程专业。同时陆续恢复和新建了一批专科专业。如:淡水渔业、海洋捕捞、渔船设计与制造、水产品加工、淡水渔业管理、航海等 12 个专科专业,学制为二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制为三年。 1981 年 10 月,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充实调整,派郭维治同志来校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文干副院长主持院行政工作。 1983 年 10 月,文干同志由国务院任命为大连水产学院院长, 1984 年 6 月,吴进才同志由农业部水产局任命为院党委书记。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1983 年 12 月经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大连水产学院教学组织管理暂行条例》。 1985 年 3 月,对教学领导干部听课又作了专门规定。 1986 年 7 月至 11 月学校分两次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 1987 年,调整改组了部分教研室,精简了机构,加强了学科、师资和实验室建设,提高了人力、物力的利用效率。

        1986 年 7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水产养殖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同年 12 月,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87 年招收了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1987 年 3 月,系统修订了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本着减少必修课,压缩总学时,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调整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改革了课程结构,增设了二十余门选修课。根据教师队伍状况,提高对现有师资的培训,选送了 44 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进了大批仪器设备,新建和改建了实验室。新建的气相色谱仪实验室和导航实验室相继用于教学,新建和扩建的两个语音室投入使用。

        科研工作比较活跃。 1987 年共承担 17 项科研任务,其中国家重点项目 12 项。《对虾养殖池塘增氧机》、《鱼虾养殖投饵装置》等 3 项研究成果通过了鉴定验收。《生物增氧技术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发表 64 篇论文和编写了 7 本教材和专著。科研成果推广取得可喜成绩。学校先后与 30 个单位建立了横向联合体。《小钢壳渔轮建造规范》被农牧渔业部列为部颁标准。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社会培养水产技术人才。 1979 年国家水产总局委托学校举办干部培训班,成立了专门干训班办公室。 1982 年 11 月,改为农牧渔业部水产干部培训班大连水产学院班。 1984 年 4 月,在干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大连水产学院分院,由党委副书记苗益坦同志兼分院院长。同年 9 月,举行首届淡水渔业干部专修科开学典礼。从 1980 年至 1995 年,举办多期不同类型的培训班、短训班、专修班及函授专业证书班,培训学员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