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综合档案室,成立于19845月,隶属党政办公室,2024年9月由学校综合实验楼迁至北院5号楼。新场馆上下共两层,总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包括3个档案库房1个档案整理室、1个保密室、1个阅档室。基础设施完备,配备有电动密集架档案柜、保密柜、智能无人库房自控管理控制器复印打印扫描一体机等符合要求的装具和设备;并配备有防火、防盗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防晒、防虫、防腐蚀等档案保护措施。

现有编制3人,2人为管理岗位,1人为专业技术岗位;档案学专业1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人。

馆藏档案始于1952年,1个全宗。目前共计12个门类,包括:党群类、行政类、教学类、科研类、外事类、基建类、设备类、出版类、财会类、实物类、声像及人事档案。学校各类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从事招生、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业务活动的历史。截至目前,馆藏总量31786卷(件、张)。

学校实行档案材料形成单位的归档制度。目前,学校有61个归档单位(各二级学院归档材料统一从教务处归档),61位兼职档案员,并建立了“海大档案工作群”, 对进一步提高兼职档案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提供了交流平台,目前,学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

         为了确保学校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结合学校机构调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大连海洋大学各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大连海洋大学档案管理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国家及省、市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收集、整理汇编成册,有效保证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学校档案利用的主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校内各单位、部门、全校教职工(含离、退休)和在校学生;二是学校历届毕业生。目前,室藏档案实现了90%以上的案卷级目录和文件目录检索以及网上查询,同时,为确保信息安全,实现阅读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计算机实行物理隔离。

2002年,建立了档案管理网站,发挥着档案宣传教育日常管理、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作用;2024年,“大连海洋大学档案工作”微信公众号开通,旨在开创档案服务文明窗口,传播档案独特魅力文化,打造学校记忆资源宝库。同时,根据现有条件,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对学校建校初期的比较重要的、易损毁的文书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目前,已完成1975年至2023年的本(专)科硕士研究生新生录取名册》共133卷、1万余页的纸质档案材料的数字化加工工作,极大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效率,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档案原件的磨损,有效地将信息永久保存。

多年来,综合档案室在校领导的关怀和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在人员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学校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20255月更新)